close

荊府名菜的師友情:水晶獅子頭及冰糖肘子 

 陳淑美 圖趙瑋甄

 

 位於臺北市文山區的政大老教職員宿舍化南新村,民國53年起興建,最興盛時曾經有甲乙丙丁四區,超過百餘戶住戶居住,當時住民來自五湖四海,各省文化互相交流學習,是名符其實的類眷村,來自河南的知名憲法學者荊知仁就是其中一戶。

01荊府名菜的水晶獅子頭(趙瑋甄攝).jpg

  荊教授已於民國88年過世,荊夫人楊鍾瑜女士來自江蘇,目前還住在萬興里社區。今年93歲的她,民國38年時因去上海訪親,看到報紙上一幅小廣告,而去報考女青年工作大隊,因此跟著孫立人將軍來臺,成為傳說中最難考、最菁英的女青年工作大隊的第1期成員,因表現優異,還曾升任女青年工作大隊分隊長。女青年工作大隊解散後,轉任基隆女中擔任軍訓教官,後在政大教務處服務至退休。

04荊知仁教授與夫人在化南新村(化南萬興願景團隊提供).jpg

  社區人對荊媽媽的認識,不是能帶隊,會打靶,能上講台、對著上百位軍人講解俄帝侵華史的女教官。在社區人心中,荊媽媽待人親切,時時提攜後進,更重要的是,在精神好的時候,能煮出一桌好菜,邀宴社區朋友到家裡歡聚,是化南新村著名的廚神之一。

  荊府名菜有水晶獅子頭、冰糖肘子、紅燒黃魚、琵琶蝦等。致力於化南新村保存工作的化南萬興願景團隊,見識過荊媽媽親自下廚指導的水晶獅子頭及冰糖肘子,試記錄如下:

 

  水晶獅子頭,又稱砂鍋獅子頭,在餐館又稱「四喜團子」,材料為五花肉(五花頭瘦肉,得去豬皮)1斤,蔥、薑適量、蛋兩顆、酒適量,太白粉約4大匙,包心白菜四顆。

  作法:瘦肉先絞3次,肥肉絞1次,蔥薑剁成細蓉,加到絞肉內,加蛋清、太白粉、鹽。更講究的作法是把蔥薑切細,用袋子包緊,擠出蔥薑水入肉;接著要攪拌,攪拌時得加水,重要是去感覺黏膩的手感;水要分次慢慢加,加到油水融合,肉有點黏性,再加酒;接著將太白粉加水成漿,漿放手上,手掌前後互拍丟肉團子塑形。

 

  荊媽媽特別說明,拍丟是很重要的步驟,每個肉團子要拍丟個50次才會緊實,且可保持嫩度。入鍋前再用太白粉漿把肉團子封住,可封住香味。白菜先煮過,分兩批。第一批白菜與獅子頭入鍋同煮兩小時,先大火再小火慢燒。最後上鍋前把第二批白菜酌量放進去再調味,加鹽,加酒。肉團子入鍋時,要在鍋裡排成圓形,靠著鍋才好看,而且肉團子不宜太小,要大大的團子才氣派,而且煮時要注意轉動一下白菜,且要小心筷子不要碰到肉,免得在砂鍋裡燒焦,肉也不會糊掉,這是一道適合冬天作的菜,如夏天做,因溫度太高,肉較易融化。

 

  另一道菜是冰糖肘子,荊媽媽用家鄉話稱做「啪糖蹄」、「啪肘」,「啪」代表軟、嫩、鬆之意,肘子就是豬的前腳,俗稱「紅燒蹄膀」。

 

  冰糖肘子的材料是豬肘一隻,以黑豬肉口感較佳,因油脂夠。先備料,蔥切段,薑適量,冰糖茶匙3小匙,鹽2小匙,豬肘泡溫水後,剃掉豬毛清洗乾淨,蔥薑先爆香,豬肘放入鍋中悶煮,注意皮要朝下,醬油蓋過豬肘,加入備好的冰糖及鹽,用小火先慢煮,再開大火將醬汁與肉完美結合一起。

 

 荊媽媽表示她會做菜起因於需要。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,婦女都需親手操持家務,好客的荊教授與一批同時由大陸來臺的政大師友,如政治學者朱堅章、華力進等人交好,而曾任政大教務長的鄒文海教授則是他們共同的老師。鄒老師隻身在臺,師友常在荊府相聚論學。

 

  鄒老師過世時,喪事均由荊府親手操辦,「那時我到醫院看鄒老師,還送了醃篤鮮去,鄒老師去醫院前,交了個箱子給我們,我們也沒打開,他過世後,我們原封不動的送還給鄒家千金,結果一打開是滿滿的鈔票,」荊媽媽說,鄒老師過世後,學生每年都去掃墓、燒紙錢,摺紙元寶,掃完墓下山,大家就說,去哪兒呢?「去楊鍾瑜家吃飯好了,就是這樣,我家總是常請客,我的廚藝也就這樣練出來了,」荊媽媽說。

 

  荊媽媽表示,過去她常做的菜有水晶獅子頭、冰糖肘子等,每年都包粽子(鹹甜都有)、灌香腸、醃臘肉,一年做幾十斤,分送給同事及好友,特別是一些單身的同事,「有次有位軍中朋友要結婚,吃不起館子,我說我來辦吧,於是3桌宴席菜,6個大菜,8個冷盤,在化南新村的我家庭院,還跟鄰居借了另一個院子,就這樣辦了喜宴,」荊媽媽說。

02荊府名菜的冰糖肘子(趙瑋甄攝).png

  當時的菜單有八寶飯、芋泥、冰糖肘子、香酥鴨(作法:生鴨子先醃,炒花椒、蒸了後涼,再炸),還有燴海蔘、清蒸魚、琵琶蝦(殼去掉,但是蝦尾不去,裹粉炸出琵琶樣)、素鵝、干絲、醃羅蔔、牛肉、火腿,還有清燉雞湯、腐乳肉等。荊媽媽表示,為何她能做這麼多菜,因為在大陸上她見識過大家庭的飯食就是這樣吃的。

 

  荊媽媽還會做甜點,西米露、椰子漿、綠豆沙等,還會做冰淇淋棒,用木柵農民下山來賣的百香果,把籽肉挖起來榨出汁,小孩過生日時荊媽媽就用這些做果汁或是冰棒,讓同來的小朋友享用。

05 2018年荊媽媽做完了荊府名菜後與化南團隊及協助的廚師合影。.jpg

 荊媽媽是江蘇大戶人家出身,原本想讀醫科,到家族開設的醫院當醫生,卻因為戰亂阻隔求學之路。隻身來臺的她,從不談苦,她說她只在民國38520日接到家中最後一封信,知道家裡音訊即將中斷(原來家中還寄點零用錢來)時哭了一場,之後就沒再哭過。因為想家,臺灣開放探親前,就從香港姑父那邊跟大陸家人通了消息,但父母親也都一一故去了。

03荊府學生聚會(化南萬興願景團隊提供).jpg

  荊媽媽的故事反映了離亂世代的人生,荊媽媽把她的師友及家國滋味,都匯聚在她的荊府名菜:水晶獅子頭與冰糖肘子上了。(原載"眷村"雜誌第3期 )

arrow
arrow

    rj6065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